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Tue, 19 Mar 2024 05:15:16 GMT

2024年3月13日,TikTok的忠实用户莫娜·斯温(Mona Swain,中)和她的妹妹瑞秋·斯温(Rachel Swain,右)(均来自亚特兰大)在国会大厦前参加一场支持TikTok的集会。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天通过一项法案,如果 TikTok在中国的所有者不出售该应用程序,将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该流行视频应用程序。

奥斯汀 — 

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程序TikTok在美国正面临它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场生存危机。上星期,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法案,要求TikTok必须被出售,否则将被下架。对于这款应用程序上的1.5亿美国活跃用户来说,失去这个平台的确会受到影响,但他们打算未雨绸缪,物色TikTok的替代平台。

大量美国用户并不了解TikTok的安全隐患

居住在德州的连续创业者格雷格·巴斯汀(Greg Bastin)在新冠疫情居家期间迷上了TikTok。在那之前,他很少沉迷手机上的社交软件,而是更喜欢出门社交,进行户外运动。

“它的算法向我展示了比其他平台更有趣、更吸引人的视频。其他平台的算法还不够好。TIkTok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给我看我真正想看的个性化视频,不需要我输入任何搜索词,”他告诉记者。

巴斯汀最近创立了名为Oats Day的食物品牌,并开始联系TikTok上的网红进行营销。“我计划利用 TikTok上的博主来帮助营销我的产品,因为我知道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用实惠的价格创造娱乐性的内容,成为增加销量的有效方式。”他说。

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也吹嘘了TikTok给小型企业主带来的好处。他警告说,如果TikTok在美国被下架,“将造成创作者和小型企业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关注新闻的巴斯汀此前已经听说过TikTok对国家安全有威胁,也在网络上看到不同意见的言论,但他说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太复杂了,也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他表示,自己仍然会使用TikTok来发展公司业务,以及自娱自乐,但为了谨慎起见,他不会在上面发布与个人有关的内容。他说:“放弃对于个人数据的基本权利是当今使用社交媒体需要付出的代价。”

因为签约经纪公司而无法以真名私下接受采访的玛蒂尔达(网名)从2021年开始在TikTok上做博主。“我的梦想是做演员,但是从疫情开始,演员的活变得很少,我需要找到其他收入途径,”她告诉美国之音。

她一开始只是随便发一些生活日常,后来她的几个美发视频突然有了数万甚至十几万的浏览,让她大吃一惊。她在粉丝留言的鼓励下,开始发更多做发型的视频,后来又拓展到做试戴假发的视频和美妆视频,逐渐吸引了固定的粉丝群体。

五个月前,有专门经营美容美发博主的经济公司和她签约,公司开始给她找厂商推广的活动,还表示如果她的热度好的话,甚至可以给她接杂志采访或者安排线下的活动。

她告诉记者,自己甚至不知道TikTok的母公司叫字节跳动,也没有了解过该公司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有一天她打开TikTok时,看到要给本地议员打电话的推送时,才查看了相关的新闻报道。

“我担心不能用TikTok了”,她说,“我觉得TikTok上的社群很棒,你看视频的时候,很多留言,你感觉你是一个超级大的社群的一部分,你可以与很多的人建立联系。”

数次面临被封禁,用户却不断增多

这并不是TikTok第一次在美国面临被封杀。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禁止TikTok在美国境内的下载和更新,并要求字节跳动要么出售该平台,要么停止该项业务。在禁令生效前几个小时,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叫停了该禁令。

2023年2月,拜登政府禁止在联邦政府的设备商使用该程序。当年5月,蒙大拿州成为美国第一个签署全面禁止使用TikTok的法案的州,但联邦法院去年11月在禁令生效前阻止了该禁令。

虽然TikTok因为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在中国,而一直处在国家安全威胁的风口浪尖,但普通的美国人依然热烈拥抱了这款短视频应用程序。

数据显示,2023年2月,TikTok在美国拥有的月活跃用户超过了1.5亿。根据去年6月的统计数据,美国成年用户每天在特定社交媒体平台上花费的平均时间中,TikTok位居榜首,以每天53.8分钟领先于第二名的YouTube的48.7分钟。

据《金融时报》报道,TikTok去年在北美获得了160亿美元的营收。其中TikTok的电商业务Tik Tok Shop在去年9月正式启动,并因为折扣力度强大,在“黑色星期五”被广大消费者所知晓,目前已有20万商家入驻。

TikTok的高管们似乎对众议院上周通过的强制出售该应用的法案毫无防备。字节跳动北美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杨璐(化名)对美国之音透露,直到众议院酝酿该法案的新闻被披露前,公司还在美国全力招聘。“我们是一直在扩张,在发展新业务。”她说。

封禁TikTok并非美国首创

美国有超过20个州、加拿大和不少欧洲国家已经以安全为由禁止在政府工作设备上使用TikTok。西方国家普遍担心,TikTok和其中国所有者字节跳动可能会把敏感的用户数据交给中国政府。

前美国《新闻周刊》驻华记者、顾问咨询公司“战略风险”(Strategy Risks)首席执行官石宇(Isaac Stone Fish)在X(前身为推特)平台上表示,拥有TikTok的字节跳动是一家中国公司。这一点毋庸置疑。 TikTok将自己描述为“私人控股的全球性公司具有误导性”。中国共产党将TikTok视为一家中国公司,并对该应用程序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不管你喜欢与否,赞同与否,这就是现实。

TikTok在2022年承认其监视了三位美国《福布斯》杂志科技记者和一位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的数据并将其数据传到了北京,原因是这些记者当时正在对该公司的行为进行调查。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战略技术项目主任詹姆斯·刘易斯(James Lewis)对美国之音表示,TikTok的安全问题确实存在隐患。“TikTok的行为带来了顾虑,你看到他们监视记者。而且在TikTok上,支持巴勒斯坦批评以色列的内容获得了巨大的推送。一些人说这是中国的阴谋。这有点偏执,但他们就是这么说的。”他说。

全面封禁TikTok在国际上也并非没有先例。2020年,印度与中国在喜马拉雅山边境发生冲突后,该国封禁了包括TikTok在内的59个中国应用程序.

阿富汗自2022年完全禁止Tiktok。塔利班称,该平台让年轻人误入歧途。吉尔吉斯斯坦当局以对儿童发育的担忧为由于2023年8月起禁止使用TikTok。

索马里于2023年8月宣布将因为传播“露骨内容”而禁止TikTok,尼泊尔于2023年底宣布将禁止TikTok,因为上面分享的内容扰乱了社会和谐和信誉。

禁止或限制TikTok的国家和地区

禁止或限制TikTok的国家和地区

如果TikTok被封禁,用户将往何处去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智美(Catlin Chin-Rothmann)此前对美国之音说,如果TikTok在美国被下架,这势必会影响到其用户。

她说,“一些TikTok用户和内容创作者可能会尝试使用VPN来隐藏自己所处的位置以便访问该平台,但许多人可能就会停止发布视频。短期内,没有直接代替TikTok的产品。虽然许多人确实使用多个应用程序(例如 Instagram 或 Snapchat),但这些平台的运作方式非常不同,并且覆盖不同的受众和细分市场。如果有人主要使用TikTok来建立他们的受众群体,他们就无法轻易将他们的粉丝带到其他平台,”她说。

这就好比印度人在TikTok被禁后也开发出了自己的短视频平台Moj, Josh, MX Takatak等。但是和TikTok相比,这些平台难以吸引大的广告商,平台尚未盈利,平台上博主的收入也比在TikTok上的收入更少。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战略技术项目主任刘易斯也对美国之音表示,禁止TikTok后,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将会从中收益,但不认为Instagram将会完全取代TikTok。“人们选择用TikTok是有理由的,他们也不会都转换到另一个平台上去。”他说。

在印度禁止TikTok之前,TikTok上有许多印度网红,2020年TikTik上最赚钱的15名博主中就有四名是印度人。根据Rest of World的报道,TikTok被禁止后,Instagram Reel填补了印度短视频市场的空白,但该平台上的内容并不如TikTok上的内容那般丰富多样。

在加州的博主玛蒂尔达这几天也开始担心TikTok被封禁后收入锐减。她也同时经营Instagram账号,但发现在这个平台上很难获得大量流量,即使把在TikTok上粉丝喜欢的视频原样照搬过来,获得的点赞,吸引的粉丝都比TikTok少很多。在签约经济公司后,经纪人建议她开设Snapchat账号发布同样性质的短视频。她表示Snapchat为了吸引网红入驻,给出了不错的报酬,但同样难以吸引到会固定关注并积极互动的人群。

她告诉记者,自从知道TikTok可能被封禁后,她和周围的博主都很担心未来的收入。她自己也是经历了做演员时收入不固定的窘迫后,现在好不容易每个月都有稳定的进账。

“但如果政府认为封禁TikTok是有道理的,我也不想去质疑。我希望如果真的不能用TikTok,在TikTok吸引的粉丝也能跟着我去其他平台,比如Instagram。”

联邦快递(FedEx)和亚马逊公司(Amazon.com)在经历了备受瞩目的分歧之后,又开始探讨彼此进行更多业务合作的可能性。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两家公司去年讨论了联邦快递在其零售点接受亚马逊包裹退货的事宜,这将使这家快递巨头从这块业务分得一杯羹。亚马逊与包括联邦快递竞争对手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在内的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处理每年数以百万次计的退货。

双方并未达成协议,但这一进展正值联邦快递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寻求提高包裹量,而亚马逊则寻求改善客户退货体验。

上述与联邦快递的商谈发生在去年春天,差不多与此同时,亚马逊宣布将针对部分把退货商品放到联合包裹服务门店的客户收取费用。

去年10月,联合包裹服务签署了一项4.65亿美元的协议以收购Happy Returns;后者与多家零售商有合作关系,其网络中有数以千计的退货商品投递点。该协议使联合包裹服务能够减少对亚马逊的敞口,处理涉及其他在线零售商的退货商品。

Happy Returns在被联合包裹服务收购前,曾把联邦快递旗下FedEx Office的门店作为包裹投递点,现在已经不再这样做了。该公司不接收亚马逊相关退货商品的投递。

联邦快递和亚马逊之间的关系在2019年开始出现裂痕,当时由创始人Fred Smith领导的联邦快递表示将终止运送亚马逊包裹的快递合同。在那之后,联邦快递试图用其他公司的包裹填充其卡车和飞机。

当时,联邦快递将亚马逊视作一个日益增长的竞争威胁,因为该电商巨头正发展自己的递送能力。例如,亚马逊的地面网络使用当地承包商让包裹到达客户处,与联邦快递类似。

上述拆伙消息传出后,时任亚马逊运营高级副总裁Dave Clark称之为“最好的清醒分手”。

对当时的联邦快递来说,此番拆伙不亚于一场赌博,自那以来,亚马逊的每日发货需求只增不减。据eMarketer估计,亚马逊在美国零售电商市场上占最大的份额,接近40%。

重金投入物流网络已帮助亚马逊减少对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等公司的依赖。2022年,亚马逊超过联合包裹,成为美国最大的非政府包裹承运商。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亚马逊在2020年超越了联邦快递。

俗话说,不要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依赖一个客户的风险是众所周知的。联合包裹曾表示希望降低对亚马逊的风险敞口,但这种合作关系仍占其业务的很大一部分。亚马逊去年占联合包裹营收的11.8%,或约110亿美元,高于前一年的11.3%。

2018年,亚马逊在联邦快递总收入中的占比为1.3%,或不到10亿美元。联邦快递仍在为一些通过亚马逊平台销售商品、但有自己仓库的商家配送货物。

经历了疫情推动的需求激增后,面对目前的需求低迷,联邦快递正努力招揽生意。联邦快递的日均包裹量已连续几个季度同比下降。该公司不得不停飞飞机、安排员工无薪休假,并开始进行公司重组,整合航空和地面网络。

这家快递巨头将于3月21日发布季度财报。

18/03/2024 - 21:48


塔利班政府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 (Zabihullah Mujahid) 宣布:“凌晨 3 点左右,巴基斯坦飞机轰炸了平民住宅”,并指出这些袭击已导致帕克蒂卡省 6 人死亡,“两名妇女在霍斯特省被杀”。

阿富汗“强烈谴责这些袭击”,官方发言人继续说道,谴责“侵犯阿富汗主权”。 “这些袭击可能会产生巴基斯坦无法控制的后果”。 他继续说:“巴基斯坦人民和新的文职政府不应允许少数将军奉行错误政策……这种无耻行为损害了两个穆斯林邻国的关系。”

自2021年塔利班在喀布尔重新掌权以来,两国边境紧张局势加剧。 巴基斯坦表示,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TTP)等武装组织从阿富汗领土出发,越过防守不严的边境,有计划地发动袭击。

两天前,袭击者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北瓦济里斯坦地区杀害了七名士兵。 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将此次袭击归咎于“恐怖分子”。 他承诺,伊斯兰堡将“坚定地”做出回应,“无论它是谁、来自哪个国家”。 阿富汗政府始终否认庇护外国武装组织,并保证不会允许任何人利用阿富汗领土对邻国发动袭击。

“[霍斯特]发生了爆炸事件,”该省信息和文化部门主任艾哈迈德·奥斯马尼告诉法新社。 这位官员谈到“战斗机和无人机正在该地区上空飞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 TTP 消息人士称,周一仅帕克蒂卡省的爆炸事件就有 9 人死亡。 他在给法新社的消息中说:“一栋房屋遭到袭击,两名妇女和七名儿童被杀。”

2022 年 4 月,巴基斯坦军队向阿富汗东部开枪,造成约 50 人死亡,伊斯兰堡要求喀布尔对袭击其领土的武装分子采取“严厉措施”。

 

分享 :











南囿乔木的回答

这条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竟然在帮中国企业Tiktok说话,太不容易了,搞得我都感动了。

美国处于帝国未期,利益纠葛错综复杂,政治斗争中,往往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而个人利益又会被置于党派利益之上。

所谓的“美国国家利益”,有几个美国人真正在乎的?

或许,川宝宝算一个?

华尔街日报作为日常黑中国的专业户,新闻操守是没有多少的,但这在一众美国媒体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我们看一张图表,有一个美国网站专门给美国媒体的政治偏向和专业操守打分

横坐标是政治倾向(BIAS),向左是左倾,越靠右就是右倾。

纵坐标是新闻价值和真实性(NEWS VALUE AND RELIABILITY),越向上越真实,越向下越没节操。华尔街日报(WST)评价算是最好的媒体之一了。

几年前看到过一个辣评:

fox的观众是自认为在治理美国的人
abs的观众是自认为应该治理美国的人
华尔街日报的读者是真正在治理美国的人
纽约日报的读者觉得美国应该被俄罗斯人治理
cnn的观众觉得美国正在被俄罗斯人治理
太阳报的读者只关心治理美国的人的女儿是不是前凸后翘

很显然,治理美国的人现在不爱读华尔街日报了,或者,现在的美国更堕落了

民主党觉得华尔街日报的看法太自由,而共和党觉得华尔街日报的看法不够保守

美国民众的利益,美国一亿多Tiktok用户的利益,在政客面前屁都不是。

所以我从来都不相信美国有能力打压中国,或者说,我不相信美国有能力集中所有力量一致对付中国。

他们不想让中国人过上他们的生活,但也不会为了实现这一点牺牲个人利益,所以说到底,中国不过是他们党争和个人利益争夺的工具罢了。

但是,美国人的牧羊的功力还保持得不错,所以国内一直有大量的“美国不可战胜,需要向美国交投名状”的呼声。

他们能从俄乌战争的僵持中看到中国孤家寡人四面楚歌的可怜境地,

他们能从AI画几张画,做几张视频中看出中国即将在科技战中全面被美国碾压,落后200年。

我本人希望华尔街日报知错能改,以后少发这些正能量的文章,多发点新疆棉之类的谣言

毕竟欲使美亡,必先令美狂

而我们需要放弃幻想,破釜沉舟


© Reuters. 日本时隔17年首次加息!全球“负利率时代”彻底落幕

财联社3月19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日本央行周二时隔17年首度加息,全球货币政策领域的“负利率时代”,也正式宣告落下了帷幕……

日本央行日内宣布,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符合市场预期。除了终结负利率外,日本央行还宣布将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并停止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风险资产,从而正式结束了前行长黑田东彦自2013年以来实施的激进货币宽松试验。

尽管本月早些时候,接受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计日本央行将等到4月份才会结束负利率,但过去几日日本媒体其实已频繁对日本央行日内采取行动有所“放风”,而上周日本“春斗”结果显示各行业加薪幅度普遍超过预期,也进一步增添了日本央行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做出加息决定的可能性。

今日日本央行的决定,使得其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后一个放弃负利率的央行,并结束了过去十几年来全球政策制定者试图通过廉价货币和非常规货币工具,来支撑经济增长的特殊时代。

从近来日本国内外的环境看,伴随日本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出现复苏,日本国内通胀正逐步由外部输入转为工资-需求拉动的良性循环,日本央行持续进行货币宽松的核心目标已接近实现。而与此同时,长期货币宽松造成日本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突出,国债价格被人为扭曲的客观挑战也愈发凸显,日元汇率更是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贬值压力。

这一系列因素都促成了今日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重大调整。

不过,分析人士也表示,虽然此举标志着日本17年来首次加息,但由于脆弱的经济复苏,可能迫使日本央行在进一步提高借贷成本时会放慢脚步,因而从长期来看,日本利率预计仍将维持在零附近。

以下是日本央行日内利率决议宣布的主要政策改动:

终结负利率

日本央行此次以7-2投票的结果通过了结束负利率的决定。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为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而且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正式终结。日本央行表示,其主要政策工具目前仍然是短期利率。

日本央行此前实施三层利率体系,对基础账户余额实施0.1%正常利率,对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在内的宏观附加账户实施零利率,对余额超出上述两部分的政策利率账户实施-0.1%的负利率。

日本央行预计,暂时仍将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在前瞻性指引方面,日本央行并未提供太多信息,其表示将继续关注金融和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其对日本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影响。但此前那一句“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地采取额外宽松措施”的承诺已被取消。

退出YCC

日本央行在此次声明中也不再提及0%的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宣告着其取消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

日本央行认为,附带收益率曲线控制的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QQE)政策框架,以及迄今为止的负利率政策,已经发挥了作用。以2%的物价稳定目标为指导,日本央行将从可持续、稳定实现目标的角度出发,根据经济活动、物价和金融状况的变化,适度实施货币政策,引导短期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工具。

日本央行承诺将继续购买债券,金额与之前大致相同。这一举措以8-1的多数票赞成获得通过。日本央行并表示,如果长期利率迅速上升,可能增加日本政府债券购买金额,进行固定利率购买操作。在收益率快速上升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将做出灵活的反应,比如增加日本国债的购买量。

事实上,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日本央行已多次对YCC政策作出过调整,因而此次彻底取消YCC政策,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YCC政策设定之初,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严格设定为-0.1%至0.1%区间内,当国债收益率触及上限时便会触发央行买入行为。之后利率控制上下限不断放松——2022年12月将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放宽至-0.5%至0.5%区间,2023年7月进一步将“硬上限”调整为“软上限”,允许国债收益率超过0.5%,当进一步触及1%时才会触发央行买入行为。

日本央行此次还提议在4月将四次买入4000-5500亿日元5-10年期国债。

此前日本媒体曾报道过,日本央行正在研究提前公布未来国债购买规模的新量化金融政策框架,为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作准备。

结束ETF购买

日本央行此次还宣布取消购买ETF,同时取消购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日本央行将逐步减少商业票据和公司债的购买量,并在一年左右停止购买。

这同样也是日媒此前就曾爆料过的日本央行紧缩转变的三大组合拳之一。目前,这些投资赚取的股息和利润已占央行收益的很大一部分。普遍预期的情况就是,日本央行会结束购买ETF,然后在数年或数十年内开始长期逐步的抛售。

作为货币宽松政策的一部分,日本央行于2010年12月开始购买日股ETF,当时日经225指数仅约为10000点。

上月,日本央行持有的这些资产的市值已高达约为70万亿日元,几乎与国家税收收入持平,相当于持有日本股市约7%的股份,并已长期成为日本市场上最大的持股者。

日本金融市场何去何从?

在日本央行日内宣布结束负利率、退出YCC等多项紧缩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后,日本金融市场今日也陷入了剧烈动荡之中。日经225指数在午后经历了数波过山车行情,截止发稿,该指数上涨约0.13%。

而尽管日本央行的紧缩行动不可谓不鹰派,但由于市场已普遍对此有所预期,美元兑日元日内仍出现了“卖预期买事实”般的跳涨行情,最新交投于149.76附近。

有分析师表示,美元/日元汇率可能已经消化了日本央行将退出负利率政策的因素,不过有鉴于数小时后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还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日元汇率可能持续震荡。虽然收紧政策表面上是鹰派之举,但日本央行声明中也含有大量鸽派警告。

而从长远来看,毫无疑问,随着日本央行正式加息,或将大幅改变目前日本资本市场的格局。此前,在日元走软利好国内出口商等因素推动下,日经225指数刚刚在年内突破了40000点的历史新高,不过近来日股涨势已有些停滞不前。尽管最近的休整没有阻止投资者的热情,但他们现在正更为关注个股的选择。

国金证券在上周末的研报中表示,超宽松政策退出,从分母端和分子端似乎对日股都构成一定利空。第一,“负利率”退出或带来日债利率上行,从分母端利空日股。第二,日股营收中42%为海外收入,“超宽松政策”调整或驱动日元升值,进而冲击日股盈利。第三,前期净出口是日本经济重要支撑,“超宽松政策”退出也有可能影响日本经济复苏的成色。

当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目前仍看好日股前景。贝莱德日本活跃投资主管Yue Bamba此前表示,“这是一个重大事件。”他预计日本央行的加息将是渐进式的,货币环境仍将保持宽松并支撑股市。Bamba指出,“日股上涨的动力是多样的、广泛的、持久的。我认为,价格要完全反映出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历史上看,根据中金的统计,2000年以来,日本央行曾于2000年和2006-2007年两轮加息,2022-2023年调整YCC上限。复盘上述政策收紧及日本资产表现的历史经验——日本短债利率在加息周期小幅上行、长债利率受加息影响有限但在YCC上限调整前通常走高、日股短期承压、日元短期升值但长期走势取决于利差。

日本加息对全球资产的影响

2021年以来,为应对大流行时期货币超发、供应链冲击所导致的高通胀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主要经济体纷纷收紧货币政策,开启快节奏、大幅度的加息周期。与其他经济体不同,日本央行多年来则持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政策利率长期锚定在-0.1%的扩张水平,成为全球仅存的“利率洼地”之一。

浙商固收在近期的研报中表示,在此背景下,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将具有较强的信号效应。而日本央行最新的举动或意味着全球低利率环境的彻底终结,全球或将进入高利率与高通胀并存的全新时期。伴随全球广谱利率体系普涨,作为金融资产估值体系核心的无风险利率或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上修压力,使大类资产面临估值重估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日本仍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截至去年年底,日本的海外证券投资总额相当于4.2万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日本的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就一直有业内人士担心,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可能会导致大量日本资金从全球市场流回日本国内。

不过,至少从眼下来看,投资者或许也不必就日本央行紧缩政策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影响,感到过于担忧。由于日本央行收紧政策的步伐料将是渐进的,而海内外市场整体的利差幅度依然巨大,大量日本资金至少在短期内仍将继续留在海外市场。

在上周一份调查统计的273位受访者中,只有约40%的受访者表示,日本央行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加息,将促使该国投资者抛售海外资产并将收益汇回国内。他们认为,日本央行政策利率的“有限上调”后,日本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之间仍保持较大的收益率差,尚不足以促使日本投资者采取转变行动。

Fivestar Asset Management Co.高级投资组合经理Hideo Shimomura表示,“我们看到此前大量日本散户资金外流到外国债券和股票中,而我不认为日本央行负利率政策的结束,会改变这一趋势。”


行人走过东京的日本央行大楼。

图片来源:kim kyung-hoon/Reuters

2024年3月19日13:15 CST 更新

日本央行周二宣布终结长达八年的负利率试验,标志着日本非常规货币宽松政策时代正全面落幕。

日本央行将短期利率目标设定在0%-0.1%,为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

这一决定意味着始于2010年代的全球负利率时代宣告结束。此前,由于新冠疫情和乌克兰战争引发通胀,包括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在内的其他引入负利率政策的央行已回归正利率。

从2016年开始实施负利率的日本央行表示,将继续购买政府债券并维持宽松的金融环境。

日本央行周二多管齐下,试图取消过去15年来的非常规货币宽松政策,结束负利率只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日本央行还取消了2016年9月出台的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目标定在零左右的政策。日本央行此前已放松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控制,在全球债券收益率飙升的情况下允许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走高。

日本央行还表示将不再购买股票,这是日本央行在2010年为刺激投资和风险承担而动用的另一项非常规工具。

im 939173?width=639&height=852

日本央行的非常规政策是在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出台的,当时是为了提振以价格持平或下跌为特征的长期经济低迷。

但最近形势已发生变化。过去两年来,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一直维持在央行设定的2%目标上方,日经指数也创出新高,为34年来首次。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Kazuo Ueda)和其他政策官员越来越相信,日本终于开始出现物价与工资交替上涨的良性循环。

日本最大的工会组织上周表示,大型企业计划今年平均加薪5.28%,为1991年以来最大的涨薪幅度。



目目说的回答

不好意思啊题主,因为你提供的信息太少,不得已我去翻了你的想法,大致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

已知:

  1. 年龄35-40岁之间的中年女性
  2. 并没有
  3. 骑行两次,每周一次,每次40km左右,骑行速度就是普通新手的水平

未知:

  1. 正常吃饭的食量到底是多少?
  2. 营养素结构是怎样的?
  3. 是否有基础疾病?
  4. 体重多少?BMI是多少?

从以上的情况来说,未知的因素太多,基本无法推导出“一个月是否能减重十斤”。因为运动的效果往往是后置的,在短时间内想要有体重上的变化,饮食调整会首先发力。

就已知的情况来说,一周一次的长距离长时间有氧,其产生的消耗单次很多,但再多也无法造成长达一周的热量缺口。算术不是这么算的。

针对题主的需求,可以给几个改进建议:

第一:改变运动计划。从每周一次长距离骑行,变成每周4-5次10km的骑行,逐步提高时速和阻力,增加持续消耗;

第二:变成减脂饮食结构。不要用“正常”来形容自己的饮食内容,饮食量化是达成体重量化的必要途径。减脂饮食结构的核心是“在营养素全面且按比例调整的情况下,比基础代谢减少12-20%之间”。

营养素比例参考:碳水化合物(50%)、蛋白质(10-15%)、脂肪(25-30%)、其它维生素、矿物质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种类和运动需求会对相应的营养素比例有所调整,例如力量训练者会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但任何一种减重方式都不应该完全杜绝某种营养素的摄入。

Tue, 19 Mar 2024 05:09:42 GMT

2024 年3月18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和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 10 周年的音乐会上向人群发表讲话。

俄罗斯总统弗拉迪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以87.28%的得票率5度当选总统,准备开始新的第五个六年任期。星期一(3月18日)俄罗斯的盟友包括中国和印度,皆祝贺普京连任,西方国家则一致谴责俄罗斯的选举既不公平也不民主,是在没有异己的情况下赢得所谓压倒性胜利。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韦丹·帕特尔(Vedant Patel)指出普京压制反对派和媒体的行为说:“这是一个极其不民主的进程。”帕特尔表示,普京“很可能继续担任俄罗斯总统,但这并不能成为他独裁的借口”。

英国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表示,在被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领土上举行选举是“非法的”。他补充道,这次选举“赤裸地突显了普京总统政权的镇压程度,目的在压制任何反对他非法战争的人”。

欧盟成员国则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在所有反对乌克兰战争的候选人都被排除在外后,俄罗斯人被剥夺了“真正的选择”。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尔(Josep Borrell)称,此次投票是“建立在镇压和恐吓之上”。

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表示,这次“没有选择”的投票,显示了“普京针对自己人民的令人发指的行为”。

法国外交部表示,俄罗斯没有达到自由选举的条件,指出其“对公民社会和各种形式反对政权的镇压行为不断加剧”。法国外交部也赞扬了反对选举条件的俄罗斯人所表现出的“勇气”。

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亚尼(Antonio Tajani)谴责这次选举“既不自由也不公正”。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否认这次选举的合法性。泽连斯基说:“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明白,这个人就像历史上许多其他人一样,已被权力腐化,并将不惜一切手段永远统治下去。”他说:“为了维护个人权力,他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克里姆林宫主要敌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的遗孀尤利娅·纳瓦尔娜亚(Yulia Navalnaya)也发出呼吁,希望各国不要承认普京为俄罗斯的合法总统。

与西方国家不同调,俄罗斯的主要伙伴中国、印度、朝鲜,以及中东盟友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纷纷向普京表达祝贺,不少非洲国家也对普京的当选表达支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普京表达祝贺,称“这一结果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对你的支持”。习近平并表示北京将与莫斯科“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深入发展”。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向普京表示“热烈祝贺”,并补充道他期待发展他们的“特殊”关系。

俄罗斯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而印度、中国以及俄罗斯都是金砖国家(BRICS)新兴经济体的成员,旨在挑战美国对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

另据朝鲜官媒朝中社报道,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表示,俄罗斯选民对普京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支持和信赖”,并表示将开创“朝俄友谊的新转机”。

有分析指出,这些对比鲜明的反应突显了地缘政治的分歧,自两年前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地缘政治的裂痕已日益扩大,引发了俄罗斯自冷战结束以来与西方关系最深的危机。

(此文参考了法新社和路透社的报道。)

林晓的回答

AI“复活”亲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确实提供了新的情感寄托方式,但也暴露了一系列弊端和潜在的法律风险:

1. 滥用隐私数据的风险:AI复刻亲人的核心是基于大量个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音视频记录、生活细节、性格特点等高度敏感信息。如果没有得到合法授权,肆意收集、使用这些数据,不仅是对逝者隐私权的侵犯,还可能触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红线。

2. 肖像权与人格权侵犯:正如目前很多直播公司ai换脸女明星直播存在的侵犯女明星肖像权案例,未经许可将逝者肖像用于制作AI虚拟形象,即便是亲人之间,也存在侵犯逝者肖像权和潜在人格权的法律风险。

3. 知识产权混淆:当AI生成的“虚拟亲人”开始“创作”作品时,比如写信、作曲等,这些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就变得模糊不清。法律目前并未明确定义AI创作内容的权利主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知识产权诉讼。

4. 伦理道德挑战:虽然AI能模拟亲人的言行举止,但它并不能真正取代真人,持续沉浸在这种“假象”中,可能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对生死观、人性尊严等方面的伦理争论。

5. 欺诈与犯罪行为隐患:AI技术被恶意利用,例如复制逝者的声音实施电话诈骗,或制造虚拟形象诱骗他人财产,这些行为显然触犯了法律,构成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6. 合同法问题:服务商提供的AI复刻服务涉及到合同签订,其中包括数据使用权限、服务期限、效果保证等内容,如果合同约定不清,容易引发合同纠纷。

7. 精神损害赔偿争议:对于接受AI复刻服务的用户,如果因服务本身的技术局限或质量问题,导致其精神遭受进一步创伤,用户是否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也是一个有待法律解答的问题。

综上所述,AI“复活”亲人技术的发展在带来便利和情感慰藉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其背后的法律真空和伦理困境。

为了保障公众权益和社会秩序,法律制度应及时跟进,明晰相关规定,强化监管力度,促使该技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健康发展。

同时,广大民众也需增强法律意识,理智看待和使用这项技术,防止其被滥用或成为非法行为的工具。

徐芃老师的回答

到了你的主页去看一看,你是学旅游管理的,英语六级,我想你是不是可以考虑到幼儿园去工作,暂时可以做做保育员,努力考一个幼儿教育资格证书,再转行干幼儿园教师。

我是15年本科毕业的,一个二本的师范类学院,专业是旅游管理。

全职几年,再出来找工作,确实不容易。我身边的一个朋友,西安交大毕业,英语八级,在家全职5年,在工作的那几年,她是在一个外企上班的,顺便考了一个小教资格证。

在求职的过程中,她投过许多简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她转变了求职的方向,考虑到幼儿园工作,几年工作下来,她自我感觉除了工资低,其他蛮好。

在我们幼儿园工作,如果没有编制的话,工资不会很高,但是,在我们浙江幼儿教师也不属于工资特别低的那种。

你要求自己的工作不能有夜班,当然,最好有双休。在幼儿园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双休,有节假日,有寒暑假,所以对有个孩子的宝妈来说是特别友好。

幼儿老师因为工资不怎么样,离职率很高,这是我们这一行比较好找工作的原因。像你这样的情况,考一个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应该没有问题。而是,有英语特长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是蛮受幼儿园欢迎的。

当你努力定了一个方向以后,再往这一个方向努力,你会发现,困难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大。

吕震宙教授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吕震宙走红。她在学校官网教师个人主页上,将自己开始指导研究生到2022年9月(主页更新时间),所有学生的毕业年份、姓名、就业去向一一公布,并列出就业情况表(完全统计)。

这份去向表很罕见,人们很少见到其他导师有类似的信息公开。而吕教授的爆火,也不只是公布了学生去向这么简单,这背后还有更丰富的元素和情绪。

吕震宙教授何以出圈?

上述表格显示,吕震宙教授从2003年以来,共指导博士生45人(其中在读8人)和硕士生54人(其中在读6人),毕业的研究生绝大部分在国企和高校就业。其中,博士研究生已经有多位评上教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则多数前往科研单位工作。

这确实是一份了不起的成绩,相信这也是吕教授公布信息的底气所在。学生有好的去向,当然是导师的荣耀。

不过,吕教授受到关注,并不全是因为学生都有好的就业,她的主页有这么一番表态:“在研究生指导方面,本人以前从未将自己名下的研究生交由课题组青年教师指导,往后也不会将自己名下的研究生交由他人指导,本人名下研究生的指导将全程亲力亲为。”这让很多网友“破防”了,直呼羡慕“别人家的导师”。

此外,吕教授在“荣誉获奖”这一栏里,首先罗列的都是学生获得的奖项: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等,之后才是自己获得的奖项。这一不同寻常的做法,似乎也显示出她是把学生放在首位。

由此,那份就业去向表,似乎也就不只是一份成绩展示了,而是一个导师尽力辅导、学生努力学习,师生彼此成就的一个“结果”。

无论是从学生的去向,还是吕教授的行文,人们分明能捕捉到一个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导师形象。而这,或许才是吕教授出圈的原因所在。

走红背后藏着普遍期待

吕教授的走红,背后藏着当前人们对师生关系的某种焦虑,也有着普遍期待。“我导能不能刷到”“导师也请卷起来”……社交平台上,这样的留言很有代表性,这说明很多学生其实碰不到吕教授这样的导师。

2015年,时任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院长李捷枚发布的名为《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调查与启示》的学术论文显示,在师生关系的和谐度、融洽度中,有26%的人对师生关系的状况不够满意。其中,有20%的研究生“很少与导师见面”。这或许也意味着,碰到一个尽心尽责的导师,仍是一个概率性事件。

导师不负责、见不着,其实还不算严重,更恶劣的情况也时不时见诸报端:有的导师把学生当成打工仔,学生则直呼导师“老板”;有的导师让学生为自己干家务活、打杂、接送孩子,拿论文、毕业来“卡”学生;有的还酿成了一时热议的公共事件。

比如今年1月,华中农业大学11名学生实名举报该校一名黄姓教授论文造假、教材编写造假、打压学生,随后学校初步认定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2020年,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被指学术造假,多次把其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论文内容稍作修改,署上自己女儿的名字发表,后学校认定该教授学术不端行为属实。

这些案例,把吕震宙教授的“亲力亲为”衬托得格外出挑,甚至有些“另类”。人们对吕教授的追捧,本质上是对一种良性师生关系的渴望,人们期待吕教授能够成为样板,对当前的学术生态起到某种针砭的效果。

关键是完善机制

其实想想,所谓“亲力亲为”“不会将自己名下的研究生交由他人指导”,何尝不是作为导师的底线要求呢?

人们不希望吕教授是个例,也不希望遇到吕教授这样的导师只能靠碰运气,那么根本上还得靠完善高校考评机制,倒逼导师群体的水位整体提升。

2020年,教育部曾下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其中就要求导师要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对导师的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划下了清晰的红线。而这些精神如何落地,需要各高校去探索具体的措施。

比如,像吕教授那样对学生尽心辅导,必然需要在教学上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那么在不少地方高校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就必然需要变革。

当然,一些高校也在进行探索。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公布了当年的职称评审结果,从教33年的蒋松华老师没写过一篇“达标”论文评上教授职称,成为该校第一位“教学专长型”教授;同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位教师荣获首届“金牌教师”奖,每人一次性奖励30万元,并且副教授可直聘为教授。

这些新闻当时曾引发轰动,被誉为对大学老师“教学价值”的重现发现。这些探索也应当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做法,从而形成新的导向——导师尽全力辅导学生,同样会收获学术层面的肯定。高校应当通过指挥棒的变化,引导老师在教学层面大力投入,进而起到重塑师生关系的作用。

这次吕教授的意外出圈,应该带给我们更多的思索:一位尽到老师本分的学者,何以就收获了这么高的赞扬?把背后的问题想明白,找出更多的解决方案,才是关注这一新闻最大的意义所在。

薛洪言的回答

此次,日本央行将利率目标设定为0%-0.1%,相比0利率目标,变动幅度极小,对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更多还是信号意义。迈出了一小步,就会迈出更多步,这是小变化,也是质的变化。

2016年9月21日,日本央行在议息会议中宣布导入YCC(Yield Curve Control,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将长端利率目标设定为0(变化幅度约为±0.1%),通过央行下场交易严格控制日债利率,确保维持在0附近。

YCC推出后,被市场视为日本央行异次元宽松政策的标志性政策工具,标志着日本货币政策从QE注水式的量化宽松转为直接的价格控制。

操作上看,日本央行通过买卖本国国债等各种操作来控制国债收益率的上下限,将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水平压制在目标范围内,并为市场提供大量流动性,最终影响公司债券收益率、贷款利率以及其他融资利率,使得日本国内利率水平维持在零附近,已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

2018年、2021年、2022年,日本央行分别调整长端利率的浮动范围,最后一次即2022年12月20日,日本央行将长端利率的浮动范围从±0.25%扩大至±0.5%,当然,目标利率依旧是0。

此次,日本央行将利率目标设定为0%-0.1%,相比0利率目标,变动幅度极小,对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更多还是信号意义。迈出了一小步,就会迈出更多步,这是小变化,也是质的变化。

过去几年,随着通胀率的回升,10年期日债利率一直缓慢爬升。日本央行通过YCC政策控制利率走势,成本越来越高。去年开始,市场就屡次交易日本央行会放弃YCC,日央行一直保持定力,希望日本通胀再持续一段时间,生怕一个错误决策,让日本经济重回通缩的二十年。

今年1季度,日本工会确保了5.28%的平均工资增长,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提高了通胀粘性,也强化了日央行的信心。日本央行不再担心适度加息会重蹈通缩泥潭,顺势宣布放弃0利率目标。

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作为全球低成本资金的来源,日央行的决策,对全球金融市场有着重大影响。

1、短期将吸引国际资金回流日本,加大美债利率上行压力。日本作为全球净债权方,在零利率政策下,日本国民不得不持有大量的海外资产,尤其是美元资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日本的外国投资组合约4.2万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日本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当日债收益率上行时,必然会带来这部分资金回流日本。

由于很多资金以美债形式,回流之前先要抛售美债,加大美债利率上行的压力,对全球风险资产产生压力,造成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从今天行情看,消息公布后,港股大跌,即是对这一预期的反应。

2、日债利率走高支撑日元升值。日元升值将带来美元指数下行,利好非美元货币,包括人民币,利空日本出口。此外,日元升值趋势一旦形成,将推动更多国际资金将美元资产换成日元资产,加大美债抛售压力,造成全球资本市场震荡。

3、加息会加大日本国债偿还压力,形成正反馈循环。零利率环境下,日本国债貌似可以无限攀升,但一旦日本利率趋势性上行,或市场预期日本利率会趋势性上行,就会引发市场对日本国债可持续性的担忧。此时,投资者会倾向于抛售日债,导致日债利率快速抬升,进一步加大利率上行预期,形成正反馈循环。

当然,日本央行可以下场做市场的对手盘,投资者卖多少,日本央行就买多少。其实,这些年日本央行一直在这么做,也就是所谓的YCC。

但凡事有个度。当前,日本国债约50%都被日本央行买去了,结果就是日债供需结构的极度不均衡,流动性下降。短期看,似乎没啥问题,但中长期看,当日债市场只剩下日本央行单一需求方时,这个市场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阳光下的沈同学的回答

提高了消费金融方面的门槛,这样可以防止消费金融公司无限扩展+暴雷

《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在去年年底出了意见稿,现在是新规正式落地

2024年4月18日起正式施行

在准入门槛方面有以下变化:

1,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要求由不低于30%提高至不低于50%

2,公司注册资本应不低于10亿元

3,金融机构作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应当具备最近1个会计年度末总资产不低于5000亿元人民币的要求

4,对于展业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杠杆率不低于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商业银行的最低监管要求,消费金融杠杆率不应低于4%

在新的规则之下,行业内小一半的消费金融公司未达标,这些需要对应新规做出调整


消费金融就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向消费者提供包括消费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消费金融的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规模越来越大,当然监管也要越来越完善

v2 00abeaccc950d437ef65bb2402d70823 1440w

其他还提到了对消费金融公司强化了业务分类监管

取消非主业、非必要类业务,严格业务分级监管

其实就是要求消费金融公司更加专注主责主业

将“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发行非资本类债券”等7项业务纳入基础业务

将“资产证券化业务”“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等2项业务纳入专项业务

取消非主业、非必要类业务,而且因为代销保险可能导致消费金融公司相关投诉纠纷增多

因此取消“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业务

在股东义务方面,主要股东自取得股权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所持有的股

主要股东应当在必要时向消费金融公司补充资本,在消费金融公司出现流动性困难时给予流动性支

主要股东承诺不将所持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股权质押或设立信托

在薪酬管理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建立稳健的薪酬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机制

消费金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上的员工,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采取延期支付方式,且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其中主要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的延期支付比例应高于50%

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压实消费金融公司的消保主体责任

要求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治理,建立健全消保工作机制,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健全完善消保信息披露机制、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加强消费者适当性管理

明确合作机构的禁止性规定,避免因合作机构特别是催收机构不规范催收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

要求消费金融公司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制定催收机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依法合规开展委托催收行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Tue, 19 Mar 2024 04:58:53 GMT

台湾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和副总统当选人萧美琴。(资料照片,2024年1月9日)

华盛顿 — 

台湾副总统当选人萧美琴(Hsiao Bi-khim)结束对华盛顿的低调访问后,星期二(3月19日)出现在欧洲,参加捷克一家智库举办的一场有关台湾与捷克关系的研讨会。台湾媒体报道说,萧美琴欧洲之行的行程对台湾媒体保密。

不过,捷克参议院院长韦德齐(Milos Vystrcil) 星期二在X平台发文透露,他在捷克智库“解析中国”(SINOPSIS) 所举办的“强化台湾与捷克伙伴关系与合作”的研讨会上会晤了萧美琴。韦德齐2020年曾访问台湾。

对此,台湾外交部发言人刘永健回应说,萧美琴是应“解析中国”的邀请前往访问并发表演说,同时在就职前与有人交换意见和互相交流。进一步的相关资讯,外交部回在适当时候对外说明。

除了梵蒂冈外,台湾与欧洲任何国家都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不过,中、东欧国家都乐意表达对台湾的支持,特别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他们更愿意不顾北京对此类接触的愤怒,意图缓解台湾在国际外交上的孤立局面。

萧美琴上星期访问美国时,台湾总统府和外交部也没有透露行程,民进党方面只是证实了这一讯息。中国对萧美琴的美国之行表达了愤怒,但台湾和美国都一致强调此次访问是“个人身份处理私人事情。”

当时路透等媒体就披露,萧美琴结束美国的访问后,应该会前往欧洲。媒体推测,萧美琴可能是在520就职之前,先行拜会相关国家高层,为上任后的外交工作进展做准备。

“解析中国”智库专注研究和分析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2021年曾应邀出席“解析中国”的研讨会并发表演说。那是他任内第一次公开访问欧洲。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


© Reuters. 全球能源转型失败?沙特阿美CEO呼吁:世界应放弃逐步淘汰石油的“幻想”

智通财经APP获悉,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Amin
Nasser周一表示,能源转型正在失败,政策制定者应该放弃逐步淘汰石油和天然气的“幻想”,因为预计未来几年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在现实世界中,当前的转型战略在大多数方面明显失败,因为它与五个严峻现实相冲突,”Nasser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举行的标普全球能源会议CERAWeek的小组采访中表示。

这位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迫切需要调整转型战略,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放弃逐步淘汰石油和天然气的幻想,而是对它们进行充分的投资,以充分反映现实的需求假设。”

据了解,国际能源署(IEA)去年预测,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Nasser表示,需求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峰值,更不用说在那一年了。Nasser称,IEA正在关注美国和欧洲的需求,也需要关注发展中国家。

Nasser还表示,尽管全球在过去20年里投资了超过9.5万亿美元,但替代能源仍无法大规模取代碳氢化合物。他指出,风能和太阳能目前占全球能源供应的比例不到4%,而电动汽车的总普及率不到3%。

与此同时,碳氢化合物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在21世纪几乎没有下降,从83%降至80%。这位首席执行官表示,同期全球需求每天增加了1亿桶油当量,今年将达到历史新高。

Nasser称,自本世纪初以来,天然气已经增长了70%。美国碳排放量减少的三分之二来自于从煤炭到天然气的过渡。

“这很难成为一些人描绘的未来图景,”Nasser表示,“就连他们也开始认识到油气安全的重要性。”

这位首席执行官表示,此外,随着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繁荣,这些国家将推动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他表示,这些国家获得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不到总投资的5%。

除了可再生能源之外,世界应该更多地关注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排放。这位首席执行官表示,在过去的15年里,仅效率的提高就使全球能源需求每天减少了近9000万桶石油当量。与此同时,风能和太阳能同期只替代了1500万桶石油。

“我们应该在新能源和新技术真正准备好、经济上具有竞争力并具备合适的基础设施时,逐步采用它们,”Nasser表示。


丹麦诺和诺德工厂的诺和泰。

图片来源:Charlotte de la Fuente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年3月19日12:10 CST 更新

还记得华尔街曾认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糖尿病、膝关节疾病和肝病都会消失吗?从2023年夏天开始,许多医疗健康股纷纷跳水,投资者担心诺和泰(Ozempic)和Zepbound等药物将给所有这些市场带来冲击,因为这些市场都与肥胖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就因这种不安情绪而受到重创,该公司生产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药物,这款药物上周四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简称FDA)的批准。

2022年12月,Madrigal公布了这种日服一次的药片的积极后期研究结果,其股价应声飙升了200%以上。投资者和医学界都为这一研究结果感到兴奋不已,因为开发治疗NASH的药物长期以来对该行业而言都是曲折而又无果的难题。当时FDA的批准似乎指日可待。

im 939169?width=639&height=852

不过,随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类被称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的新型肥胖症药物能明显改善NASH患者的病情。一些人认为,如果这类药物能减少肝脏中储存的多余脂肪,那么对于那些开发治疗肝脏炎症和瘢痕药物的公司来说,机会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此外,Madrigal去年没有像许多投资者所希望的那样,与一家更大的制药公司合作或被其收购,这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不过现在,Madrigal新药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又开始东山再起了。上周五,Madrigal股价上涨11%,收于270美元上方。但在诺和泰称霸的时代,围绕Madrigal的兴奋之情并不热烈,因为人们知道该领域的竞争将变得激烈。Madrigal股价仍远低于2023年初创下的312美元高点。该公司首席执行官Bill Sibold在接受采访时驳斥了GLP-1将有损Madrigal发展前景的担忧。

“这是该领域的第一款产品,未满足的需求极高,”Sibold说。“会有竞争者,但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将成为未来数年内NASH病症的基础疗法。”

NASH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许多患者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美国可能有数百万人患有NASH,Madrigal的商业重心正放在约30万名已确诊并在接受治疗的患者身上。这款名为Rezdiffra的药物每年不计返点的成本略低于50,000美元,这意味着有数十亿美元的商机。接受Visible Alpha调查的分析师预测,到2031年,这款药物年销售额将达到40亿美元。

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Sibold说,Madrigal已聘请150多人专注于商业方面的工作,包括确保药费开支能够报销以及进行药品营销等。今年的销售数字可能不会很高。

Rezdiffra似乎有望起到疗效,但并非对每个人都有效。肝脏活检显示,用药12个月后,四分之一到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NASH症状得到缓解,肝脏瘢痕没有恶化,而接受安慰剂和节食与锻炼咨询的患者这一比例只有9%到13%。但是,由于没有其他药物获准用于治疗NASH,可以合理假设全美14,000名胃肠病学家和肝病学家中很大一部分都会对在处方中开具这种药感兴趣。任由患者不接受治疗可能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其他可能与Rezdiffra竞争的药物正在研发过程中,例如,Akero Therapeutics和89bio等公司研发的药物主要通过一类名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的药物直接针对NASH,这些药物的前景如何将取决于大型研究的结果。

GLP-1药物也将成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长期而言这类药物很可能会减少患者的数量。但人体生物学非常复杂,没有灵丹妙药。

Madrigal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18/03/2024 - 21:52


与此同时,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表示,北京密切关注瑞士即将主办的乌克兰和会,而且中国正在考虑参与这一会议的可能性。

俄罗斯在普京发动的侵略乌克兰的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之际举行新的总统大选,但是真正受到民意支持的两位反战候选人却被克里姆林宫禁止参选,而普京最害怕的反对派领导人奥列克西·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上个月在西伯利亚北极圈内一所监狱中不明不白地死亡,因此普京在星期天结束的选举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并不令人意外。

习近平在致普京的贺电中表示,“你再次当选,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对你的支持”。“相信在你的领导下,俄罗斯一定能够取得国家发展建设的更大成就。”

普京2022年2月悍然挥军入侵乌克兰后,俄罗斯遭到美国和西方盟国的强烈谴责和一轮又一轮严厉制裁。但是北京不仅没有指责莫斯科的侵略行动,反而趁机加强与俄罗斯的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甚至大肆购买俄罗斯因为西方制裁卖不掉而被迫打折出售的能源产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普京在发动乌克兰战争前曾专门访问北京,并与习近平签署了一系列号称“上不封顶”的合作文件。中俄两国在面对美国和西方抵制时背靠背抱团取暖的意图十分明显。

习近平的贺电说:“中方高度重视中俄关系发展,愿同俄方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深入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据中国官媒的报道,习近平与普京今年将有多次会晤的机会。

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林剑在星期一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我们深信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将持续向前发展”。

 

分享 :











资料图

3月18日上午,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王登峰贪污、受贿案,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万元;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查扣在案的贪污赃款依法返还被害单位,受贿犯罪违法所得及孳息依法没收,上缴国库。

经审理查明:

一、贪污罪。2016年6月至2022年8月,被告人王登峰利用担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等的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他人,采取侵吞、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共计4670.13万余元,其中180.49万余元未遂。

二、受贿罪。2006年1月至2022年春节前,被告人王登峰利用担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等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赛事承办等方面谋取利益,单独或伙同他人收受相关单位或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966.469万元。

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登峰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骗取公共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贪污罪;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受贿罪。王登峰犯数罪,应予并罚。王登峰具有坦白情节,积极退缴全部赃款赃物及孳息,部分贪污犯罪系未遂,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依法可对其从轻处罚。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花椒树的回答

因为契妮的眼泪验证了预言

预言中说,只有沙漠之泉的水才能让救世主复活,契妮的绰号就是沙漠之泉。

就算是最亲近的人离世,弗雷曼人也不会流泪,因为这是宝贵的水资源,契妮自然也戒掉了流泪的生理习惯。

而契妮却被命令流下了一滴眼泪,然后这滴眼泪被喂到了保罗唇边,当着所有弗雷曼人的面,前一秒已经可以入土的保罗,一瞬间奇迹般的复苏了,瞬间恢复了全部的生命力,马上就能站起来!

契妮认为预言愚弄支配了自己的族人,所以契妮怨恨预言,却还是爱上了善良勇敢的保罗,契妮没有想到自己也是预言的一环。

契妮大概不禁会想,这到底是不是做给自己全部族人一场戏,一场证明预言的神迹,而她也跟着一起愚弄了自己的族人,帮助保罗得到了更多声望,掌握权力。

但保罗曾经答应过自己,不会去触碰权力。

现在,保罗背叛了她


3月19日汇市观潮:日元和澳元技术分析

货币:美元/日元

来源:易汇通

周一(3月18日),美元指数上涨0.145%,报103.600。今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这使得投资者减少了对美联储今年将快速、大幅降息的押注,美元指数已经录得略超2%的涨幅。周一美元兑日元汇率变化不大,略上涨0.02%收盘于149.11。过去几周日元走势震荡,兑美元上月一度低见150.88,随后在3月初反弹至一个月高点146.48,因经济数据强于预期,以及对日本央行准备结束八年负利率的押注不断升温。最近有一些迹象和一些日本央行委员发表的讲话,暗示他们认为现在是不再维持宽松金融环境的时候了。但本周日本央行利率会议是否会有所行动确实值得怀疑。一旦日本央行无实际结束负利率的行动,预料日元仍会回软。相反,若本次会议升息,在带给市场一定的惊喜之下,日元有望扭转近期的颓势。目前美元/日元处在横盘状态,汇价停留在布林带中轨线149.30附近,市场在等待着日本央行的利率决议。投资者需留意日内日本央行最后决议所带来的影响。

货币:澳元/美元

来源:易汇通

周一(3月18日),澳元兑美元下跌0.08%,至0.655美元。澳洲央行将于周二召开会议,市场普遍预期澳洲央行将维持利率在4.35%不变,但交易员将重点关注会后声明和总裁布洛克的新闻发布会,以了解该央行是否会缓和其温和的鹰派倾向。有分析认为,鉴于通胀减速快于预期和经济增长疲软,澳洲央行有可能取消或弱化其紧缩倾向。相比照的是,美联储年内的降息次数以及幅度预期都有可能会减少。息差上优势的渐失,将成为压制澳元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日线图上,澳元/美元有跌穿布林带通道中轨线支撑之势,技术指标MACD似乎正在产生粘连有形成死叉状况,显示澳元近期偏于弱势。一旦日内澳联储在利率会议之后发表鸽派的看法,澳元/美元的弱势恐要进一步延续下去。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王刚
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